关于我们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报告

时间:2018-04-28来源:

 

    2017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汽车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汽车产销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高于产销量增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实现了国内、国际市场双增长。具体而言,2017年,汽车工业发展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一、汽车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汽车行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行业效益由快速增长转为向高质量平稳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汽车行业16041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2017年,汽车行业整体经济运行增速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

主营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增速回落。2017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32.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增速趋缓,增速回落。2017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995.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2017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76.0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家数有所增加。2017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亏损企业为1984家,同比增长11.2%,增加亏损企业200家。

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较快增长。2017年末,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为13449.8亿元,同比增长17.2%2017年末,产成品库存资金为3373.3亿元,同比增长13.0%

(二)汽车产销呈平稳增长

2017年,汽车产销结束上年快速增长,分别达到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增长3.2%3.0%,增速比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和10.6个百分点。

从全年汽车产销月度同比增长变化情况来看:除4月、5月外,其余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前三个季度基本符合年初的预期。

 

 

 

 

 

 

 

 

 

 

 

 

1  2017年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1]

 

 

 

 

 

 

 

 

 

 

 

 

 

2  2006-2017年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由于上年基数较高,进入四季度产销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全年增速回落至3%

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一定的压力,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小,乘用车市场在2016年出现提前透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对上半年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从全年汽车工业运行情况看,产销增速虽略低于年初5%的预计,但我们应该看到,今年是在2016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出现的增长,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具体数据见图1-2

(三)乘用车产销增速低于全行业,产品差异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

1、乘用车产销增速明显减缓,1.6升小排量乘用车占有率有所下降

2017年,乘用车产销2480.7万辆和2471.8万辆,同比增长1.6%1.4%,增速比上年减缓13.9个百分点和13.5个百分点,低于同期行业1.6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5.5%85.6%,均低于上年1.4个百分点。从乘用车销售月度同比增长变化情况来看,2月同比呈较快增长,其他各月增速明显回落,其中1月、4月、5月、11月和12月同比均呈小幅下降。此外,受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坡影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市场占有率也呈一定下降。2017年,该系列品种共销售1719.3万辆,同比下降1.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6%,占有率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从乘用车四大类细分品种市场表现来看,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唯一保持增长,但增速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回落;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均呈明显下降;占乘用车比重最大的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也呈小幅下降。尽管如此,市场竞争却依然激烈,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外国品牌生产企业均不断推出改进品种和新品种,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销量排名前十家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有限(本部)、吉利控股、长安汽车、长城汽车、长安福特和北京现代,分别销售206.3万辆、199.9万辆、195.7万辆、189.5万辆、125.1万辆、124.8万辆、112.8万辆、95.0万辆、82.8万辆和78.5万辆,与上年相比,排名前六家企业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吉利控股增速最为明显。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410.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7.1%

具体数据见图3-5

从乘用车分排量销售情况来看,1.6升<排量≤2.0升系列有所增长,共销售617.9万辆,同比增长6.9%;其他系列品种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排量≤1升和3升以上系列降幅更为明显。

手动档乘用车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共销售1038.1万辆,同比

 

 

 

 

 

 

 

 

 

 

 

3  2017年乘用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4  2017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下降14.2%;自动档乘用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1247.7万辆,同比增长13.3%

新能源乘用车尽管在上半年受政策性因素影响销售遇冷,但进入下半年再次呈现较快增长,全年销量达到57.9万辆,同比增长72.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46.9万辆,同比增长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11.1万辆,同比增长39.4%

5   2017年前十家乘用车生产企业销量占有率

中国品牌乘用车增速有所减缓,但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小幅提升。全年共销售1084.7万辆,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减缓17.5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占有率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在外国品牌价格下探,产品线不断丰富的激烈竞争下,中国品牌发展再次受到严峻的挑战,品牌向上的压力日益增大。

外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387.2万辆,同比增长0.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6.1%。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85.0万辆、420.5万辆、304.0万辆、114.5万辆和45.6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6%17.0%12.3%4.6%1.8%。与上年相比,韩系和法系品牌销量均呈快速下降,其他外国品牌呈一定增长,日系品牌增速更快;从市场占有率来看,韩系品牌同比下降最快,法系略降,美系微增,日系和德系增速均高于中国品牌。

具体数据见图6

 

 

 

 

 

 

 

 

 

 

 

 

6   2010-2017年乘用车品牌分国别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

2、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小幅下降,韩系和法系品牌市场表现更为低迷

2017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结束上年增长,再次呈现下降,产销分别达到1193.8万辆和1184.8万辆,同比下降1.4%2.5%;占乘用车比重48.1%47.9%,比上年分别下降1.5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新能源轿车市场表现不一,其中纯电动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则呈明显下降。2017年,纯电动轿车共销售42.5万辆,同比增长77.3%;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共销售4.2万辆,同比下降12.8%

虽然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比上年有所增长,但依然明显低于外国品牌,共销售235.5万辆,同比增长0.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9%,占有率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385.0万辆、251.5万辆、201.1万辆、82.0万辆和23.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2.5%21.1%17.0%6.9%2.0%。与上年相比,法系和韩系轿车销量降幅超过30%,表现最为低迷,美系略有下降,德系和日系呈小幅增长。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有限(本部)、吉利控股、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分别销售174.9万辆、156.6万辆、141.4万辆、73.3万辆、61.5万辆、59.7万辆、55.3万辆、50.7万辆、42.4万辆和34.1万辆,与上年相比,北京现代销量下降较快,长安福特和上汽大众降幅略低,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849.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1.7%

具体情况见图7-9

 

 

 

 

 

 

 

 

 

 

 

 

 

7  2017基本型乘用车(轿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8   2010-2017年轿车品牌分国别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

 

 

 

 

 

 

 

 

 

 

 

 

 

 

 

 

9   2017年前十家轿车生产企业销量占有率

 

在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品牌中,德系占据了五席,美系和日系各占两席,中国品牌中只有帝豪位居前十。2017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为:朗逸、英朗、轩逸、卡罗拉、速腾、捷达、福睿斯、桑塔纳、帝豪和宝来,分别销售51.3万辆、41.7万辆、40.6万辆、33.4万辆、33.3万辆、32.6万辆、29.2万辆、28.9万辆、26.4万辆和25.0万辆,与上年相比,宝来、英朗和轩逸销量增速居前,卡罗拉和帝豪小幅增长,其他品牌有所下降。2017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342.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9%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轿车依次为:帝豪、宝骏310、远景、艾瑞泽5、帝豪GLF3、逸动、EC180、荣威i6和荣威360。分别销售26.4万辆、21.6万辆、14.5万辆、13.7万辆、12.4万辆、12.4万辆、9.3万辆、7.8万辆、6.4万辆和5.0万辆,与上年相比,逸动和荣威360销量下降较快,F3降幅略低,其他品牌均呈增长。2017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29.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0.9%,占中国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55.0%

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首次超过千万辆,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2017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在四大类乘用车中产销唯一保持增长,但增速比上年明显回落。2017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均超过千万辆,分别达到1028.7万辆和1025.3万辆,同比增长12.4%13.3%,增速分别比上年减缓33.3个百分点和31.3个百分点,占乘用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41.5%41.5%,比上年提升4.0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作为乘用车市场的“黑马”,2006-2016十余年来平均增长达到42%,特别是两驱品种已经对于轿车形成了替代,近年来油价大幅下降对于该品种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刺激。然而,2017SUV产销增速首次低于15%,为2006年以来最低点。与此同时,近70余家企业推出的上百个品种,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目前SUV市场已经由蓝海转为红海,未来竞争将更为激烈。

具体情况见图10-11

 

 

 

 

 

 

 

 

 

 

 

 

 

10  201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11  2006-201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中国品牌SUV市场占有率尽管继续保持第一,但遭遇了外国品牌强有力的竞争,销量增速比上年明显减缓,共销售621.7万辆,同比增长18.0%,增速比上年减缓39.5个百分点;占SUV销售总量的60.6%,占有率比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SUV分别销售157.1万辆、94.8万辆、86.6万辆、32.5万辆和22.5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15.3%9.3%8.5%3.2%2.2%,与上年相比,韩系品牌销量降幅超过40%,美系略增,其他外国品牌均呈较快增长,德系增速更为明显。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H6、宝骏510、传祺GS4、途观、博越、CS75、昂科威、荣威RX5、哈弗H2和奇骏,分别销售50.6万辆、36.4万辆、33.7万辆、33.2万辆、28.7万辆、24.0万辆、23.9万辆、23.7万辆、21.5万辆和18.5万辆,与上年相比,哈弗H6和昂科威销量呈较快下降,其他品牌均呈增长。2017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94.4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28.7%。此外,长城公司在今年推出的中高端品牌VV7VV5,上市以来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分别销售5.3万辆和3.4万辆,月均销售均达到0.8万辆,表现也较为突出。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依次为: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控股、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有限(本部)、广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和上汽股份,分别销售93.8万辆、64.6万辆、63.3万辆、51.4万辆、50.7万辆、46.9万辆、46.7

12  2010-2017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品牌分国别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

 

 

 

 

 

 

 

 

 

 

 

 

 

13   2017年前十家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生产企业销量占有率

 

万辆、42.2万辆、38.8万辆和35.6万辆,与上年相比,上汽通用销量略降,长城汽车微增,其他企业均呈较快增长,其中吉利控股和上汽股份增速更为显著。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534.0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2.1%

具体情况见图12-13

4、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快速下降,外国品牌市场表现总体好于同期

2017年,多功能乘用车(MPV)市场需求呈明显下降,产销分别达到205.2万辆和207.1万辆,同比下降17.6%17.1%,结束了2013年以来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中国品牌MPV共销售172.8万辆,同比下降22.8%;占MPV销售总量的83.5%,占有率比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相比较中国品牌MPV市场低迷表现,外国品牌总体表现较为出色。其中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GL8共销售14.5万辆,同比增长82.3%10月新上市的别克GL6也有不俗市场表现,上市三月以来月均销售达到0.6万辆。此外,东风本田旗下的艾力绅和杰德销量也呈较快增长,分别销售4.0万辆和4.3万辆,同比增长29.1%33.2%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依次为:五菱宏光、宝骏730、别克GL8、欧诺、菱智、幻速H3、欧尚、风光330、杰德和欧尚A800,分别销售53.7万辆、27.1万辆、14.5万辆、8.7万辆、7.9万辆、7.3万辆、6.7万辆、5.4万辆、4.3万辆和4.1万辆,与上年相比,除别克GL8和杰德外,多数中国品牌销量均呈较快下降。2017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39.6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67.4%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东风公司、上汽通用、北汽银翔、东风本田、江淮股份、金杯汽车、北汽股份和奇瑞汽车,分别销售81.3万辆、22.8万辆、18.0万辆、16.3万辆、10.9万辆、8.3万辆、6.7万辆、5.9万辆、5.8万辆和3.8万辆。与上年相比,上汽通用销量增速最为迅猛,东风本田也超过30%,江淮股份增速略低,其他七家企业均呈较快下降。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79.6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6.7%

具体情况见图14-15

 

 

 

 

 

 

 

 

 

 

 

14  2017多功能乘用车(MPV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15  2017年前十家多功能乘用车(MPV)生产企业销量占有率

 

5、交叉型乘用车市场需求继续萎缩,行业骨干企业总体表现低迷

2017年,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降幅比上年有所收窄,分别达到53.0万辆和54.7万辆,同比下降20.4%20.0%,降幅比上年收窄17.9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

销量排名前五家企业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金杯汽车、东风公司和北汽股份,分别销售33.7万辆、6.5万辆、4.9万辆、4.8万辆和1.1万辆,与上年相比,金杯汽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四家企业均呈下降,其中占比最大的上汽通用五菱降幅达到25.2%,明显高于行业。2017年,上述五家企业共销售51.0万辆,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93.2%

 

 

 

 

 

 

 

 

 

 

 

16  2017交叉型乘用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17  2006-2017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从近十余年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情况来看,2006-2010年为发展的“黄金时期”,销量逐年增长,2010年接近250万辆,为历史最高,2011年之后市场逐渐萎缩,2013年起销量明显下降,2016年销量跌破百万,2017年降幅虽有所减缓,但市场低迷态势未得到缓解。

具体情况见图16-17

(四)商用车在货车拉动作用下呈较快增长

    1、商用车产销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前十企业继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

2017年,在货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商用车产销继2010年后再次超过400万辆,分别达到420.9万辆和416.1万辆,同比增长13.8%14.0%,增速分别高于上年5.8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从商用车月度销售情况来看,4月、11月和12月销量同比增速略低,其他各月增速均呈两位数较快增长。2017年,商用车月均产销35.1万辆和34.7万辆,比上年分别多出4.3万辆和4.2万辆。

从商用车按燃料类型细分品种销售情况来看,天然气车尽管在年底遭受供应短缺,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但全年总体表现仍明显好于同期。2017年,天然气车共销售7.0万辆,同比增长2.7倍。柴油汽车增速比上年有所提升,共销售304.6万辆,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提升6.0个百分点,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3.2%,继续保持最大比重;汽油车也结束上年下降,呈小幅增长,共销售86.7万辆,同比增长2.4%。此外,新能源商用车各品种市场表现依然呈现较大分化,其中纯电动商用车共销售18.5万辆,同比增长21.5%,增速比上年明显减缓;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共销售1.4万辆,同比下降26.6%,继续呈现萎缩态势。

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依次为:东风公司、北汽福田、中国一汽、中国重型、江淮股份、江铃控股、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陕汽集团和重庆力帆,分别销售54.0万辆、52.7万辆、31.4万辆、30.0万辆、27.4万辆、27.1万辆、25.5万辆、18.9万辆、18.8万辆和13.3万辆。与上年相比,重庆力帆销量呈较快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增长,其中陕汽集团、中国重型和中国一汽增速更为明显。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99.2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1.9%

具体情况见图18-19

 

 

 

 

 

 

 

 

 

 

 

 

 

18  2017商用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19  2017年前十家商用车生产企业销量占有率

 

2、货车产销总体呈较快增长,重型货车产销均创历史新高

2017年,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产销分别达到368.27万辆和363.3万辆,同比增长16.9%16.9%,增速比上年提升5.6个百分点和8.1个百分点。

货车市场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重型货车市场突出表现,特别是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重型货车便开始呈现快速增长,主要增长品种为半挂牵引车和工程自卸车。进入2017年,随着新国标GB1589的实施以及国家继续加大对超载超限的治理力度带来了运力市场短期不足;201771日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四”车辆在上半年消费透支;再次,货运车辆进入例行置换期(前一轮重型货车集中增长的高峰是在2010年);国家鼓励提前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以及大城市营运模式的改变也不同程度地刺激了货运市场增长;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增加等因素继续促进了以半挂牵引车为主的货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后,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落地,投资资金到位,基础建设项目开工,促进了工程用车市场增长。除此之外,受运输市场需求增长,2017年上半年,以城市物流为主的轻、微型货车也有所增长。但下半年中央环保专项督查工作进一步展开,大量小微企业因环保不达标关闭整顿,围绕城市生活物资供应不足,导致下半年轻型尤其是微型货车市场需求下降明显。

在四大类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重型货车产销继2010年之后再次双双超过100万辆,创历史新高,产销分别达到115.0万辆和111.7万辆,同比增长55.1%52.4%,增速比上年提升16.8个百分点和19.3个百分点;中型货车增速有所减缓,产销分别达到23.4万辆和22.9万辆,同比增长1.1%0.0%,增速比上年减缓12.3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轻型货车结束上年下降,呈一定增长,产销分别达到173.8万辆和171.9万辆,同比增长12.1%11.6%;微型货车结束快速增长,有所下降,产销分别达到56.1万辆和56.8万辆,同比下降10.7%6.2%

在此,还应值得一提的是,在半挂牵引车品种中,天然气车表现也十分突出,2017年,共销售5.6万辆,比上年净增5.0万辆,占半挂牵引车销售总量的9.6%,比上年高出8.0个百分点。

具体情况见图20-21

 

 

 

 

 

 

 

 

 

20  2017货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21   2016-2017年货车四大类车型销售增长贡献度变化情况

2017年,货车行业骨干企业市场集中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重型、陕汽集团、北汽福田、江淮股份、上汽依维柯红岩、成都大运、安徽华菱和北奔重型。分别销售24.1万辆、21.6万辆、19.0万辆、17.3万辆、11.4万辆、5.1万辆、4.0万辆、3.0万辆、1.9万辆和1.4万辆。与上年相比,上述十家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中国一汽、陕汽集团和上汽依维柯红岩增速更为明显。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08.8万辆,占重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7.4%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重庆力帆、东风公司、中国一汽、江淮股份、成都大运、庆铃汽车、北汽福田、中国重型、唐骏欧铃和浙江飞碟。分别销售5.8万辆、4.1万辆、2.4万辆、2.4万辆、1.8万辆、1.7万辆、1.5万辆、1.3万辆、1.0万辆和0.4万辆。与上年相比,重庆力帆、东风公司和中国一汽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增长,其中唐骏欧铃和北汽福田增速更为显著。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2.3万辆,占中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7.3%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轻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北汽福田、江淮股份、江铃控股、东风公司、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型、重庆力帆、庆铃汽车和中国一汽。分别销售30.4万辆、18.4万辆、18.1万辆、15.6万辆、12.0万辆、10.2万辆、9.5万辆、5.7万辆、5.2万辆和4.2万辆。与上年相比,重庆力帆销量呈明显下降,江淮股份和庆铃汽车小幅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增长,长安汽车和中国重型增速更快。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29.1万辆,占轻型货车销售总量的75.1%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微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东风公司、北汽福田、山东凯马、重庆力帆、金杯汽车、四川现代、奇瑞汽车和唐骏欧铃。分别销售25.5万辆、8.7万辆、8.4万辆、5.3万辆、2.0万辆、1.9万辆、1.7万辆、1.2万辆、1.0万辆和0.6万辆。与上年相比,山东凯马、东风公司和金杯汽车销量呈两位数较快增长,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和唐骏欧铃增速略低,其他企业均呈下降。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56.4万辆,占微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9.2%

3、客车产销降幅同比有所收窄,中型客车下降仍然明显

2017年,客车产销降幅较上年虽有所收窄,但依然处于下行态势。一方面,受运输结构变化影响,高铁、城铁等交通工具替代了一部分客车需求,导致需求呈逐年下滑趋势;另一方面,旅游及城市客车等传统市场增长相对乏力,也抑制了需求增长。2017年,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为52.6万辆和52.7万辆,同比下降3.8%3.0%,降幅比上年收窄3.6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中型客车产销均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分别达到8.5万辆和8.5万辆,同比下降14.0%14.6%;大型客车增速有所减缓,分别达到9.3万辆和9.4万辆,同比增长3.4%4.1%;轻型客车降幅明显收窄,产销均达到34.8万辆,同比下降2.8%1.5%,降幅比上年收窄13.4个百分点和16.6个百分点。

在客车一些主要细分市场中,专用客车销量呈较快增长,共销售5.0万辆,同比增长32.8%;城市客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共销售13.3万辆,同比下降5.3%;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销量呈较快下降,分别销售1.9万辆和7.2万辆,同比下降18.5%10.2%

具体情况见图22

 

 

 

 

 

 

 

 

 

 

22  2017客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客车行业骨干企业市场集中度均超过80%,其中轻型客车骨干企业集中度更高。2017年,大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郑州宇通、比亚迪汽车、北汽福田、金龙联合、中通客车、湖南中车、厦门金旅、上海申龙、扬州亚星和苏州金龙,分别销售2.8万辆、1.1万辆、0.8万辆、0.8万辆、0.6万辆、0.5万辆、0.5万辆、0.5万辆、0.4万辆和0.4万辆。与上年相比,上海申龙销量增速最为明显,郑州宇通和北汽福田增速略低,其他企业有所下降。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8.2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7.3%

中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郑州宇通、东风公司、江淮股份、中通客车、一汽丰田、厦门金旅、金龙联合、苏州金龙、安徽安凯和中国一汽,分别销售3.2万辆、1.0万辆、0.5万辆、0.5万辆、0.4万辆、0.4万辆、0.3万辆、0.3万辆、0.3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相比,一汽丰田销量呈较快增长,表现好于其他九家企业。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1万辆,占中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4.2%

轻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江铃控股、北汽福田、东风公司、南京依维柯、金杯汽车、保定长安、上汽大通、金龙联合、江淮股份和厦门金旅,分别销售9.0万辆、3.2万辆、3.2万辆、3.1万辆、2.8万辆、2.8万辆、2.8万辆、2.0万辆、1.2万辆和1.1万辆。与上年相比,江铃控股和保定长安销量增速超过20%,北汽福田、东风公司、上汽大通和江淮股份呈小幅增长,其他四家企业均呈下降。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31.1万辆,占轻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9.2%

(五)行业骨干企业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前十企业累计销量超过2500万辆

2017年,行业骨干企业经济效益总体呈稳定增长,产销继续保持了较高占有率。2017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分别销售691.6万辆、412.1万辆、334.6万辆、287.3万辆、251.2万辆、200.1万辆、130.5万辆、107.0万辆、74.6万辆和67.3万辆。与上年相比,吉利、广汽、一汽和上汽四家企业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他六家企业有所下降。2017年,十家企业共销售2556.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5%

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中国品牌汽车1164.5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78.8%。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19.0万辆,占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总量的84.7%;中国品牌商用车共销售246.1万辆,占中国品牌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2.5%

另据中汽协会统计的17家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显示,2017年,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到40074.1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占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937.3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6.3%

具体情况见图23

 

 

 

 

 

 

 

 

 

 

 

 

23  2017年前十家汽车生产企业销量占有率

 

(六)汽车出口同比呈快速增长,前十企业出口占比近80%

2017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一定复苏态势,国内汽车企业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市场,汽车出口结束2013年以来连续下降趋势,呈较快增长。2017年,据中汽协会对行业内整车企业报送的出口数据统计,汽车企业共出口89.1万辆,同比增长25.8%

乘用车共出口63.9万辆,同比增长34.0%,增速比上年提升22.4个百分点。在四大类乘用车出口品种中,与上年相比,交叉型乘用车出口小幅下降,其他三大类品种均呈较快增长。2017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出口31.6万辆,同比增长34.6%;多功能乘用车(MPV)出口2.0万辆,同比增长65.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出口26.5万辆,同比增长38.9%;交叉型乘用车出口3.8万辆,同比下降3.3%

乘用车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是:赛欧、昂科威、风神H30、圣达菲、瑞虎、风云、瑞风S5QQH330和锋范,分别出口6.0万辆、3.4万辆、3.0万辆、3.0万辆、2.5万辆、2.5万辆、2.3万辆、2.1万辆、2.1万辆和1.8万辆。与上年相比,昂科威和H330出口有所下降,其他品牌均呈较快增长。2017年,上述十个品牌共出口28.6万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4.7%

商用车出口结束上年下降,也呈一定增长,共出口25.2万辆,同比增长8.9%。在商用车主要出口品种中,客车出口有所下降,货车增长明显。2017年,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共出口5.3万辆,同比下降7.7%;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共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14.5%

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华晨、东风、长安、一汽、长城和华泰,分别出口15.8万辆、10.8万辆、8.9万辆、6.6万辆、6.5万辆、6.5万辆、4.6万辆、4.0万辆、3.9万辆和3.5万辆。与上年相比,华晨出口量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快速增长,其中长城和华泰增速更为显著。201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71.1万辆,占汽车企业出口总量的79.8%

另据中汽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口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汽车整车进口结束上年下降趋势,呈快速增长。2017年,汽车整车共进口124.7万辆,同比增长15.8%;进口金额5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越野车进口52.9万辆,同比增长13.5%;轿车进口44.8万辆,同比增长18.7%;小型客车进口22.5万辆,同比增长9.0%2017年,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120.1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6.3%

此外,据中汽协会根据海关数据整理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情况统计,2017年,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商品累计金额294.6亿美元,同比增长9.1%,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35.3%。其中:出口汽车整车64.1万辆,同比增长23.8%,占出口汽车整车总量的60.2%

具体数据见图24-25

 

 

 

 

 

 

 

 

 

 

 

24  2017年汽车企业月度出口量及同比增长率

 

 

 

 

 

 

 

 

 

 

 

 

 

25  2017年前十家汽车生产企业出口量占有率

(七)、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53.3%,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10.3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7万辆和65.2万辆,同比增长59.8%59.6%,占新能源汽车比重分别为83.9%84.0%,比上年提升3.1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增长28.5%26.9%,与上年相比,增速有所提升。

从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售情况来看,1月受政策调整因素影响,销量呈明显下降,2月,3月均呈较快增长,4月增速略低,5月后再次呈快速增长。总体来看,下半年市场表现明显好于上半年。

具体情况见图26-27

 

 

 

 

 

 

 

 

 

 

 

26  2017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27  2013-2017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2013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2017年,国家颁布的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近40余项,特别是在9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油耗量与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经过此前在业内激烈的讨论,最终正式实施。该办法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均制订了明确的规划,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变革。与此同时,行业造车“新势力”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跨国公司也加强了与国内企业的深入合作。以上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不断丰富,竞争格局也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生产企业也会加速“洗牌”。

二、2017年摩托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摩托车工业在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回暖的情况下,经济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一)摩托车产销结束连续五年下降走势,呈小幅回升

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上年稳中向好的发展局面,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外贸进出口受世界经济温和增长的带动,形势持续向好,前11个月贸易进出口增长12.0%,其中出口增长8.0%,进口增长17.3%。在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摩托车市场需求提升,行业产销在连续五年下降后止跌回升,全年完成摩托车产销1714.6万辆和1713.5万辆,比上年增长1.9%2.0%。其中,二轮车产销1509.4万辆和1508.7万辆,比上年均增长2.4%;三轮车产销205.2万辆和204.8万辆,比上年下降1.6%1.2%。从国内外市场情况看,国内市场销售962.4万辆,比上年下降2.5%,出口751.1万辆,比上年增长8.3%,与上年相比,内销降幅收窄8.9个百分点,出口由上年下降转为增长。由此可见,经济的好转带动了需求增加,出口拉动了行业产销的增长。

分季度看,一季度销售量最低,为395.3万辆,同比下降0.6%;二季度最高,为454.2万辆,同比增长8.8%。受下半年同期基数不断走高的影响,销售量增速逐步放缓,四季度为负增长。

(二)产品结构继续向大排量靠拢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对摩托车的需求不断升级,大排量摩托车呈现较好增长势头,特别是250ml以上排量增势强劲。2017年,销售量排名前五位的二轮车品种为125ml150ml110ml250ml100ml,分别销售609.8万辆、363.9万辆、253.8万辆、92.8万辆和80.2万辆,与上年相比,125ml150ml250ml呈一定增长,100ml110ml有所下降。2017年,上述五种排量累计销售1400.5万辆,约占摩托车总销量的81.7% ,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从五种排量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来看,150ml250ml贡献比较突出,贡献率分别为86.8%38.5%125ml110ml100ml3.6%-7.2%-25.4%

2017年,250ml以上排量二轮车产销实现快速增长,其中400ml系列销售6.7万辆,增长84.6%750ml系列销售2.7万辆,增长1.5倍,两品种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3.9%

此外,2017年电动摩托车产销实现较快增长,形势比较乐观,全年销售9.9万辆,比上年增长19.2%

(三)摩托车出口增长,份额继续提升

2017年,摩托车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行业总产销,出口量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呈明显回升。全年出口摩托车751.1万辆,比上年增长8.3%, 高于行业总销量增速6.3个百分点。出口量占销量的比重为43.8%, 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出口所占份额继续提升。

分季度看,一季度出口量最低,为173.0万辆,比上年同期略增;二季度最高,为204.3万辆,同比增长20.6%。全年各季度出口量均实现增长。

分排量看,2017年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二轮车品种为125ml150ml110ml250ml50ml,分别出口260.2万辆、190.7万辆、128.0万辆、57.9万辆和39.2万辆,与上年相比,五种排量出口量均实现增长,其中150ml250ml增速超过15%,明显高于出口量总体增速。2017年,上述五种排量累计出口676.1万辆,约占摩托车总出口量的90.0%

(四)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总体好于上年

2017年,随着摩托车产销规模的扩大,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也明显好于上年。但受钢材等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以及投资收益减少等原因影响,全行业利润总额依然低于上年。据对全国90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月报统计,2017年,摩托车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8.1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营业收入1152.5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50.0亿元,同比增长11.4%。与上年同期相比,产值、收入和利润等指标均由上年的下降转为增长。

2017年,摩托车生产企业营业成本为992.7亿元,同比增长6.4%;财务费用为13.3亿元,同比增长80.7%,投资收益10.7亿元,同比增长10.5%

(五)前10企业销量增长

2017年,摩托车行业产销实现小幅增长,摩托车骨干企业功不可没,产销量普遍好于上年。在行业销售量排名前10家企业中,除1家企业销量略降外,其他9家企业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大长江、宗申、银翔、广州大运和钱江5家企业增速较快,超过12%2017年,前10家企业累计销售1053.7万辆,同比增长11.2%,占摩托车总销量的61.5%,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17年摩托车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受汽车、电动自行车挤压,市场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行业企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行业产销及经济效益状况总体好于上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当前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关于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建议应该长期、稳定实施,这样有利于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政策的导向和持续效用。应避免短期政策(包括刺激性政策)频繁出台实施与随时退出,这对产业发展会造成波动和不利影响。建议长期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引导小排量节能、减排乘用车产品发展;不再增加新的汽车限购城市;深入研究传统车、新能源汽车股比放开对产业的影响。

(一)环保治理应为产业结构升级留有科学、合理时间

目前,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已经出台,重型车国六标准也进入报批阶段。根据现有标准提出的实施时间看,留给企业产品技术升级的时间非常紧迫,整个产业要满足标准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由于标准升级间隔较短,企业在上一轮标准升级中的投入还没有形成回报。同时,由于重点地区减排压力,很多城市将提前实施六阶段排放标准,由于实施时间提前,且不能统一,使得行业、企业很难做好产品升级规划,也无法集中资源进行创新和技术积累。

另一方面,生产环节的环保治理工作也加大了企业成本投入,由于有些地方的标准、政策没有给企业足够的升级改造时间,造成企业限产、停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建议国家在环保治理方面有统筹考虑,统一标准和执法尺度,并给产业升级改造足够的时间。

(二)行业法制化管理改革刻不容缓

汽车行业长期以来存在多部门,重复、交叉管理。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去分别满足不同部门但是相同的管理要求,造成企业没有精力和资源投入技术研发,实现创新。

建议国家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进程,统一行业管理的法规、标准体系,合并管理事项,减少企业负担。

(三)着重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1、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梳理政府多头管理项目,合并重复征收、重复认证的不合理项目,降低法定税收之外的包括中介服务在内的中间费用。如公告、检测、认证等购买中介机构服务的费用。

2、降低企业税负。一方面加快消费环节税收改革,征收环节由生产环节调整为消费环节,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并与购置税合并。同时,通过国家和地方共享税收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重投资轻市场的现状,调动地方政府在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上的积极性;二是加快财税改革步伐,精简税种,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降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增加社会就业率。

3、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运输新业态,如扩大铁路、海运比例,开放铁、海运民营市场,改革国有运输、仓储机构效率,推广多式联运,加快构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跨运输方式物流相关信息互联共享,鼓励企业间运力资源共享,提高运输车辆实载率;健全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强化物流标准实施,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等产业联动发展,成立商用车运输标准组织,推进合规合理高效的运输体制建立。

四、2018年汽车市场形势预测

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将保持6.5%左右的增长速度,稳中求进仍是工作的总基调。汽车行业发展的形势有利有弊,总体看,我国仍处于汽车普及初期,潜在增长率为5-10%;另一方面1.6升及以下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取消,新能源补贴也面临进一步退坡,同时重型货车的需求也将比2017年有所减弱,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销量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8年汽车产销将继续呈现微增长,预计在3%左右。其中乘用车增长3%;商用车增长1%

全年汽车市场需求约为2998万辆左右(全年汽车市场需求=总销量-出口量+进口量)。

 

 

(注:以上数据除特殊注明外,均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文稿提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

 



[1] 由于调整的数据在累计中体现,故各月数据相加与全年累计略有出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