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报告

时间:2018-04-28来源: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发作为,着力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行业增速保持领先、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创新能力日益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一、运行情况与特点

(一)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201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18.5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13万亿元;软件业收入5.5万亿元。从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看,一方面传统规模优势继续保持,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分别达到19.2亿部、3.1亿台和1.7亿台,稳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主要行业和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领域,国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1  2013-2017年电子信息行业收入规模情况

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技术和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二)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基础与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2017年,围绕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瓶颈,产业各方协同攻关,不断补足短板,取得新的突破,产业创新体系加快完善。基于国产众核处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继续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集成电路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收入规模突破5000亿元;华为发布麒麟970智能芯片;飞腾、龙芯、兆芯等国产CPU性能持续提升,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显示了“中国芯”的强大力量。国内首条柔性屏生产线在成都京东方实现量产,结束了国外企业在柔性手机屏领域的独霸局面;随着工业强基工程的深入实施,电池隔膜材料、微电机系统传感器、石墨烯等基础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在软件和通信领域,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推广应用;5G、下一代互联网、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商用进程也不断加快。此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信息光电子、印刷及柔性显示、机器人等三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三)投资增势突出,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不断深化

2017年,电子信息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20.5个百分点,对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从重点领域看,集成电路“大基金”累计有效承诺投资额超过千亿元,在制造、设计、封测、装备材料等各环节实现全产业链覆盖,缓解了产业投融资瓶颈,有效推动了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2013-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2017年,电子信息行业深入贯彻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牵头引领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国家大数据创新联盟、中国VR产业应用创新联盟、中国云服务联盟、中国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相继成立。这些联盟的组建,瞄准产业发展的热点领域,致力于打造政府和产业界的协同联动平台,将有效推动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四)外需市场回稳,品牌价值与国际地位持续提升

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1251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6674亿美元,增长10.6%;进口5840亿美元,增长11.5%;行业外贸扭转了前两年的下降态势,实现稳步增长。在市场规模扩张的同时,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从品牌影响力看,世界品牌价值及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500强”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进入前50位;据2017年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及报告显示,联想、小米等中国品牌的海外影响力日渐扩大,以创新型数字设备及服务见长;在2018CES展览中,中国品牌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BAT、华为、中兴、TCL、创维等企业与谷歌、亚马逊和英伟达等公司同台竞技。从国际分工地位看,我国正从跟随代工的角色向创造引领的角色转变,在手机、彩电、语音交互和无人机等行业领域,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行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前沿领域,5G技术网络架构等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有望在2020年成为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跑者之一。我国提出的两化融合评估国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3  2013-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情况

际标准提案正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为全球产业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五)效益质量提高,支撑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201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超过7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软件业利润总额超过65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企业平均利润率超过7.0%。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与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双双超过10%。除自身效益水平提升外,电子信息技术为其他产业“赋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成为融合发展的“润滑剂”“加速器”。2017年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深度融合,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正在构建,企业“上云”行动成效显现,一批新型工业App实现商业化应用,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接近70%。此外,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不断加深,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广泛渗透,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和共享单车等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正在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和产业格局。信息消费从生活消费加速向产业消费渗透,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预计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达6万亿元,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15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  2013-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是指,电子信息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增势突出,带动作用明显。“进”是指,电子信息行业结构调整深化,质量效益提升。“好”是指,电子信息行业的支撑、引领和渗透作用不断得到认可和重视,国家出台的大批政策规划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行业运行趋势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2018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仍将波动徘徊,突发性风险始终存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外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双重挤压,内有生产成本上升、产业增速放缓、投资低迷等挑战,中小企业和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需要密切关注。

从产业自身发展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但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为:一是创新能力整体偏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瓶颈突出;三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亟待提升;四是品牌建设滞后,缺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领军型企业。尽管面临这些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电子信息行业转型发展拥有广阔空间。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加速成长,融合领域不断拓展,不仅为孕育新兴产业提供了沃土,也为传统产业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新动力。更重要的是,我国已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坚实的制造基础,拥有吸收新技术的巨大国内市场,具有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产业基础条件和广阔需求空间。电子信息行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巩固和发展既有优势,加速实现转型升级,产业将有望培育出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2018年,以及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良好,虽然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深层次的矛盾,但更应看到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撑,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行业的支撑、渗透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三、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旧增长动能正在切换,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和基础产品和技术供给仍相对不足,行业效益水平偏低,整体实力仍有待提升。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时期,电子信息行业亟需准确把握当前的发展短板和瓶颈,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下大力度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和自主技术突破,打造中国特色优势。

(一)自主创新与基础保障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芯片、显示面板、基础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仍远远落后于美、德、日等先进国家。尤其是在基础材料、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基础元器件领域的基础仍较薄弱,产业价值链高端和发展制高点被国外企业把持,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如中兴通讯被美国处以巨额罚款,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又如,2017年的液晶面板减产涨价,硅晶圆调价等,均是由国外产业巨头如三星、LG、信越、Sumco、德国Siltronic联合发起的,而我国产业界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只能被动接受;部分大型品牌企业还能通过调价适度向下游传导部分成本压力,而缺乏品牌和核心技术,依靠贴牌打价格战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二)内外需市场增长面临多方挑战

内需市场方面:当前,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模式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与市场的结合更加密不可分。近年来,受原材料、人力成本、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影响,国内的外资甚至内资电子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向外转移趋势。由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长期采用跟随发展路径,尚未培育出成熟有效的技术驱动模式,产业向外转移势必带来市场需求的向外转移。

外需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随着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也不断增多。发达经济体频繁利用反补贴反倾销、国家安全等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阻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新兴经济体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所设置的壁垒也不断增多,如印度要求在其国内生产的电子产品中本土采购原材料的价值比例要超过45%。因此,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

(三)增长动能切换仍需关注

当前,彩电、计算机等传统产品拉动作用不断减弱。2017年,国内彩电销量下降6.6%,手机出货量下降12.3%;平板电脑、计算机销量持续处于萎缩状态。同时,可穿戴设备、AR/VR和无人机等新兴产品虽然增长较快,但标准缺失、过度竞争导致的低端化现象日益凸显,不利于未来健康发展。此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投资拉动,内生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且已经出现投资秩序混乱的苗头,难以支撑行业的长期持续增长。

(四)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仍有待优化

一是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革,人工成本提高、融资成本上升、高端人才缺乏等因素使得企业要素成本上涨,企业融资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愈加突出。同时,受市场竞争激烈和相关审查日趋严格等因素影响,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维护市场渠道,销售费用攀升;总得来看,企业增收增利压力不断加大。二是转型升级困难加剧。企业向基础领域和新兴领域转型的前期投入巨大,而这些领域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收效回报仍需时日,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三是业务领域拓展面临门槛限制。如企业向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拓展信息技术业务服务,被要求具备上述行业的相关经营资质,但这些资质的申请难度大、周期长,且有些条件并不适用于电子信息企业,限制了企业的业务发展。

四、相关建议

结合当前行业运行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协调发展

国家应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协调,集中资金、资源,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产品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强化落实鼓励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投入强度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等重点扶持领域的政策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将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政策延伸到核心元件和新型智能硬件等领域。鼓励国企采购自主创新电子设备、系统软件和基础材料,可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大型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向高附加环节的垂直整合。加强热点领域的投资规划引导,避免出现盲目投资

(二)培育内需热点,开辟新兴外需

内需市场方面: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扩大工业电子市场规模,切实发挥现有专项资金的作用,树立并支持一批电子信息技术支撑智能化改造的示范标杆;提升信息消费供给内容的质量和水平,深化网络、电视内容服务的市场化进程,提供高清化、智能化服务,促进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外需市场方面:加快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电子信息行业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专项资金为优质电子信息企业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提供融资和担保支持;金融机构也可为企业在海外的贸易伙伴提供买方信贷;建议选择优势领域,在“一路一带”沿线国家设立研发、制造和商贸综合园区,便于企业组团走出去,实现协作发展。

(三)降低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

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建议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差别税率,对鼓励发展的领域(核心元器件、基础材料、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等)施行直接降税措施。减少强制性的工资标准调整,完善劳动合同期限相关规定,使企业用人和工资回归市场化;削减不必要的费用项目,同时提高费用使用的透明度。进一步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允许企业更加灵活地采用企业债等方式,在境内境外筹集资金,也要鼓励金融机构与大企业合作,发展产业链金融,利用大企业熟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优势,基于经营情况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建议简化对电子信息企业拓展经营业务领域时的审批流程,促进效率提升。为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引导。搭建专利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产学研对接效率。大力推进“双创”平台建设,为小微型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孵化支撑。

 

文稿提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